服务热线
400-115-2002
由于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伪科普忽悠,很多消费者往往陷入一种误区:通体砖才是好瓷砖,买瓷砖一定要买通体砖。
殊不知,这样的观念大错特错!
今天,中陶君想通过四问把这个话题说清讲透。
第一问:通体砖因何而生?
通体砖被研发出来并推向市场的初衷,是为了解决瓷砖拉槽、倒角等工艺的加工导致砖坯与表面纹理不一致而带来的视觉突兀不统一的问题。彼时,中板上墙应用尚未普及,很多消费者倾向于对地砖进行拉槽、倒角等加工,以创造出独特的装饰效果。在此背景下,通体砖凭借整体一致性的优势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瓷砖铺贴的风格逐渐趋向于简约,通铺成为主流,墙面装饰也不再需要复杂的拉槽、倒角等加工工艺。即便是在如今流行的海棠角设计中,砖坯的裸露部分也仅限于内角,瓷砖通体与否不再那么重要。因此,通体砖在拉槽、倒角等加工工艺上的优势,已经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实用价值。
第二问:通体砖是否真通体?
所谓通体砖,其实大多指的是普通的通体大理石瓷砖。市面上常见的通体大理石瓷砖有两种,一种是底坯带有斑点颜色的斑点通体砖,另一种是坯体混色的布料通体砖。斑点通体砖视觉效果较差,价格也较低;而布料通体砖则看起来更为美观、自然,价格也相对更高。
然而,普通的通体大理石瓷砖并不能达到表里如一、对位精准的真正通体效果。
对位通体的大理石瓷砖,其技术难度极高,仅有少数技术实力雄厚的厂家能够生产出来。由于成本高昂,目前市场上推广此类产品的厂家和经销商很少。
第三问:通体砖质量一定很好吗?
要谈论通体砖的质量,就应该将时间拉回其辉煌的时代。
那时候,大厂生产的通体砖在质量上确实要优于一般的抛釉砖。这得益于厂家追求不惜成本地追求高品质产品:通体砖的坯体颜色较深,为了不影响喷墨上色效果,底釉需要加白,用料相对抛釉砖更为厚实;同时为了确保通体砖的整体品质,面釉的选择也更为讲究。
但是,随着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价格战愈演愈烈,通体砖的利润越来越低。与此同时,大量的消费者却在伪科普的影响下越来越青睐通体砖。
在此形势下,很多小厂“嗅”到了机会,推出了大量仅仅具有表面通体效果的“样子货”,以掩盖砖坯的杂色和斑驳,反而将劣势转化成了优势。而大厂在通体砖的生产上却逐渐失去了优势。
如今,市面上流通的通体砖,质量其实与普通抛釉瓷砖并无显著区别。这一残酷事实,无疑是对那些盲目追求通体砖消费者的有力警醒。
第四问:抛釉砖没有通体砖值得选择?
抛釉砖在刚“出道”时,由于工艺尚不完善,常常出现水波纹、表面易刮花、平整度不佳等问题。
后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艺的持续改进,抛釉砖已经实现了华丽的转身。一些陶企升级了工艺,相继推出了超平釉、金刚釉等新工艺产品,虽然底子里还是全抛釉砖,但表面效果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些产品不仅解决了早期存在的问题,还赋予了瓷砖更加丰富的色彩和纹理,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通体大理石瓷砖,其实本质上也是抛釉砖的一种。
抛釉砖的优点在于光泽度高、颜色丰富、纹理自然,能够营造出温馨、舒适的家居环境。同时,它的耐磨性、防滑性也相当出色,能够满足家庭日常使用的需求。
因此,我们在选购瓷砖时,不应一味追求瓷砖的通体,而应根据实际需求——是否需要做拉槽、倒角等加工——判断自己到底应该选择通体砖还是普通抛釉砖。
那选购瓷砖到底应该关注什么呢?是通体与否,还是瓷砖的功能和品质?答案显然是后者。
通体与否只是瓷砖众多特性中的一个方面,它并不能决定瓷砖的功能和品质。在选购瓷砖时,我们应该摒弃对通体砖的盲目追求,而是根据审美偏好、整体风格、功能需求、经济实力、投入预算等个人实际情况做出合适的选择。
在瓷砖的选购上,我们应该回归瓷砖的本质,关注瓷砖的审美功能、实用功能和本身的品质,而不是被一些表面现象和误导所迷惑,不被商家的宣传炒作和伪科普的忽悠所左右。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