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1000多元一片的瓷砖,铺贴翻车了!
最近一段时间,有位业主频频在小红书上发布维权笔记。TA表示自己“1000多元一片买的大理石瓷砖铺贴翻车了,不仅工地现场脏乱差,铺贴后瓷砖出现多处空鼓、部分崩瓷、切割边缘不平整、水管处圆角切割惨不忍睹、砖缝不符合密缝标准等。向商家反馈后商家不承认是铺贴问题,而是说‘后期都可以盖住’。”
该位业主还透露,其购买的瓷砖品牌承诺成品交付、服务口碑不错,然而TA在购买及铺贴瓷砖过程中却一波三折:去年底付全款购买的瓷砖,商家一而再再而三延期铺贴时间,最后的铺贴效果还相当令人失望。
这一案例虽是成品交付服务维权的个案,但却真实反映了陶企干成品交付的困难程度。今天,中陶君想借此展开说说陶企干成品交付到底难在哪里。
众所周知,瓷砖是半成品,即买完回家不能直接使用,而是需要铺贴。陶企为了解决消费者的后顾之忧,承诺包铺贴等一系列服务,让消费者下单买瓷砖就能享受入住使用的“瓷砖成品”效果,这就是陶瓷行业的“成品交付”。
陶瓷行业长期存在交付难的痛点,皆是因为瓷砖成品交付是一系列分散、随机、不透明、不可控的落地服务流程,涵盖选材、设计、购买、加工、安装、售后的服务链条。参考简一,具体的瓷砖交付流程可以分解为精准量尺、深化设计、工地勘察、基层整改、精细加工、专属配送、施工交底、密缝铺贴、标准验收、全屋美缝、十年质保11个核心环节。
如此繁琐复杂的服务流程,甚至可以说每一步都是难点。具体分析,中陶君认为陶企干成品交付有四大挑战:
一是产品。能实现成品交付的产品必定要定位高端,品质标准要足够严格,无论最终施工是否采取密缝铺贴工艺,其产品都必须满足密缝铺贴标准。
消费市场通常认为,只有定位高端的产品才值得成品交付,也只有高端产品才能为铺贴后的“成品”加成效果。
业内观点认为,能够实现密缝铺贴的瓷砖才是高品质瓷砖。一方面,密缝瓷砖的平整度、尺寸精准度必须远远高于普通瓷砖;另一方面,所有瓷砖都会热胀冷缩,如果热膨胀系数过大,哪怕当时能够做密缝铺贴,时间长了也可能会起拱,所以密缝瓷砖必须具备极低的热膨胀系数,这就意味着瓷砖生产对工艺配方与烧制的要求也必须更高。
高品质的密缝产品是陶企干成品交付的第一道门槛,一般只有制造实力过硬的头部和知名陶瓷厂家才具备生产密缝瓷砖的能力。
二是技术标准。包括瓷砖精加工、铺贴施工、基层处理、勾缝美缝等核心技术,以及瓷砖胶、美缝剂等辅料和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在家装市场,瓷砖的加工、铺贴和施工一直没有统一的技术要求,不同地区、不同加工厂、不同瓦工的技术水平、工艺操作和施工细节可能相距甚远,不可控因素很多,不利于成品交付的落地。因此,梳理一套统一且可复制落地的铺贴技术标准尤为重要。这一套标准可以减少施工差异化,让铺贴过程更可控、效率更高,也让交付结果更精准、出错率更低。
除了铺贴技术标准,瓷砖胶、美缝剂等辅料工具也会影响瓷砖最终的铺贴效果和后续入住体验。为了解决这一不可控因素,推出成品交付的陶企通常会与胶粘剂企业合作研发专用辅料,以满足自己的铺贴技术要求。
三是工人素质。瓦工是人,有血肉、有思想,是成品交付流程中最不可控的群体,要通过教育培训将这一群体变成技术标准化“工具”。
作为成品交付的重要服务者,瓦工的技能水平直接影响瓷砖铺贴落地效果,尤其是密缝铺贴对瓦工的技能水平要求更高。然而,一直以来,瓷砖铺贴行业始终存在工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无标准、无规范等痛点,这也是阻碍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只有对从业人员树立标准、统一培训才能引导行业向规范化、标准化转型升级。
而陶企要干成品交付必须解决这一难题,因此,培训并建立自有/长期合作的瓦工团队势在必行。
但是培训全国各个经销区域的瓦工群体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至少要经历一到两年时间,投入较高的成本。若要让瓦工主动积极参与培训,也需要陶企制定一套涵盖培训、激励和考核的完善机制,否则难以切实落地培训课程,更别说提升瓦工的技能水平,满足陶企成品交付的要求。
四是流程监管。成品交付的服务流程多达11项,具体的施工细节更是繁琐,业主的工地现场“千人千面”,没有系统严格的流程监管难以成事。
标准是死的,但人是活的。成品交付涉及的服务流程都需要工人去干,店员、运输工、搬运工、瓦工等,人一多就容易乱,即使建立的技术标准很高、瓦工技术水平足够,最终也可能会出现无法复制落地的情况。因此,陶企需要建立一套能够保障成品交付每一项服务流程都能按预期开展的监管体系。
除此以外,经销商团队是否有实力、是否愿意执行,厂商能不能长期坚持和投入,厂商的售后体系能否提供足够的支持等也是陶企干成品交付绕不开的难点。这诸多的难点和挑战,让许多陶企从几年前野心勃勃地大力推行,到现如今鲜少提及,显而易见是在成品交付上“碰壁”了。
最后想问问各位陶瓷人,你认为陶瓷厂商有没有必要干成品交付呢?欢迎大家留言,各抒己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