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纵览陶业风云,聚焦家居热点。
大家好!今天是2023年6月12日。一起来看看中陶君在这一期《中陶日报·一周热评》中关注的热点吧。
2024佛山潭洲陶瓷展
定档明年4月18—22日
5月30日晚,万众期待的“全球陶瓷人佛山之夜”在佛山华夏明珠大酒店拉开帷幕。来自全球各地的600多位陶业人士齐聚一堂,畅想新时代下世界陶瓷的未来。广东省建筑材料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广东陶瓷协会会长陈环,意大利陶机及设备制造商协会执行董事Gian Paolo Crasta,越南陶瓷协会副会长阮明俊分别分享了中国、意大利、越南陶瓷产业的情况并提出发展建议。佛山陶瓷行业协会会长梁桐灿代表组委会宣布,2024佛山潭洲陶瓷展将于4月18—22日举行,产品展和装备材料展同期举办,展满5天。
来源:陶城报
是不是每一位陶瓷人都有这样一种想法:一提起4月18日就会想到,这是佛山陶博会开幕的日子?按照惯例,春季佛山陶博会一般在每年的4月18—21日举行。而现在,佛山潭洲陶瓷展也将于明年4月18—22日举行。这意味着明年佛山两大陶瓷展会将在同一天开幕,撞期了!
其实,这并不是佛山两大陶瓷展会第一次撞期。据了解,佛山潭洲陶瓷展首次(2018年4月18—22日)举行便与佛山陶博会撞期,并且这种情况持续了两年。从2020年开始,这两大陶瓷展会才错期举行。
今年,这两大陶瓷展会由于各种原因不得已紧挨着先后举行,已经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如今,佛山潭洲陶瓷展主动将档期调至明年4月18日,这到底是向佛山陶博会“宣战”,还是真有可能如一些行业人士认为的那样——两大展将能会合二为一?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新明珠2022年营收超74亿元
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增长98.39%
6月8日,新明珠更新了IPO招股说明书。据招股说明书披露,2022年新明珠营业收入为74.24亿元,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2亿元;2023年1—6月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5.82亿元,净利润4.02亿元,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98.39%。2022年,新明珠主要产品的自产产量为1.61亿平方米,销量为1.9亿平方米,产销率达101.32%。其中,陶瓷砖和陶瓷板材的销售收入分别为53.92亿元、19.69亿元,占比分别为73.14%、26.71%。此外,新明珠已建立遍布全国的经销商网络,经销商数量超过3000家,经销商销售门店及终端数量超过6000家。
来源:东方财富网
继马可波罗3月份更新招股书之后,新明珠也在近期更新了招股书。2021年,新明珠实现营收84.9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6.11亿元。与2021年相比,新明珠2022年的营收、归母净利润均有所下滑。不过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上半年,新明珠预计实现营收35.82亿元,净利润4.02亿元,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98.39%。这个增长数据还是非常亮眼的。
首个“六零绿色建材日”
蒙娜丽莎、东鹏、新明珠等60家建材企业参与
6月6日,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主办的2023年首个“六零绿色建材日”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此次活动以“六零工厂 引领行业”为主题。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媒体代表等超百余人参会。总结梳理近年来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成果,分享“六零”示范工厂相关成果和经验,启动绿色建材产品服务平台项目,由蒙娜丽莎、东鹏、新明珠、九牧等60家建材企业共同发起“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一致行动”。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等政府部门指导下,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牵头,与行业领军企业集团共同发起,将每年的6月6日设立为“六零绿色建材日”,号召全社会、全行业积极参与绿色低碳一致行动,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来源:中国陶瓷网综合整理
“六零绿色建材日”的启动预示着,建材人迎来了首个属于自己的节日。什么是“六零”?据了解,这是源于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于2021年底提出的“六零”工厂概念,其以零外购电工厂、零化石能源工厂、零一次资源工厂、零碳排放工厂、零废弃物排放工厂、零员工工厂为目标导向,描绘了建材“未来工厂”的美好画卷。
举办“六零绿色建材日”,旨在号召广大建材企业以“双碳”为目标,探索碳减排路径;以“六零”为引领,打造行业未来工厂;以“绿色”方向,谱写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安全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绿色低碳是传统陶瓷行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蒙娜丽莎、东鹏、新明珠三家头部陶企积极参与了此次活动,相信接下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陶企投身到低碳转型的事业中来。
马可波罗控股
获4件国际发明专利授权
近日,马可波罗控股旗下公司获得4件国际发明专利,其中美国发明专利2件——“陶瓷砖通体纹理与表面装饰图案一致的机械手布料设备及其机械手布料与图案调整的控制方法”、“植入瓷砖装饰图案中的防伪图像码及其防伪方法”,日本发明专利2件——“一种无机非金属板超声回弹值测试装置”、“一种精细陶瓷弯曲强度无损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以上专利成果均已应用于马可波罗岩板、大板、真石等产品的生产实践中,有效地保障产品品质,是马可波罗多年来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成果,标志着公司在创新研发、专利布局等方面向国际市场迈出了重要一步。
来源:马可波罗瓷砖
无独有偶,近期,帝欧家居、蒙娜丽莎、东鹏控股也分别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帝欧家居发明专利有一种陶瓷砖暗裂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一种高强度的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具有类晶石效果的通体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等5项。蒙娜丽莎发明专利包括柔光肤感釉、具有数码立体效果的柔光肤感陶瓷岩板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高强度陶瓷薄板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具有镜面浮雕装饰效果的陶瓷砖及制备方法等8项。东鹏控股发明专利有一种高强度超薄岩板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防静电粉料及制备方法和防静电的瓷砖及制备方法,一种瓷砖内部纹理布料装置、数字化布料系统及布料方法等8项。
发明专利证书是企业研发创新的有力证明。专利的取得和应用暂时不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但有利于充分发挥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促进技术创新,增强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和行业的未来将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德赛斯全新3D技术——
ICONIC标志性设计正式发布
2023德赛斯重磅发布全新工艺技术——ICONIC DESIGN 标志性设计,凭借最新的可持续创新和最佳的技术性能,带来行业所能提供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设计,实现由表及里、由内而外的复刻天然石材的3D全通体岩板。据了解,凭借NEOLITH德赛斯专有的先进3D技术,ICONIC实现岩板通体一体化设计,使材质由表及里浑然天成,创造出100%还原天然石材肌理的新一代产品。NEOLITH德赛斯的ICONIC设计产品,挑战高难度配方生产,不含晶体游离二氧化硅的生产原料,再次将企业社会责任感推升至新高度。ICONIC设计产品实现在生产中使用100%可再生能源,及生产使用水可实现100%可循环。
来源:Techsize德赛斯岩板
作为国际性的岩板品牌,德赛斯宣布推出能实现由表及里、由内而外的复刻天然石材的3D全通体岩板,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预示了岩板接下来的发展方向——通体。事实上,刚刚结束的第二十三届厦门石材展也呈现出了这一趋势。
从2018年进入中国发展到现在,岩板在纹理逼真度、触感、光感、肌理以及温润质感上能与石材达到九成相似,一直被人诟病的是其加工性能——普通岩板难以像石材一样实现各种异形加工,同时损耗率较低。
可以发现,在本届厦门石材展上,不少岩板品牌都不约而同地在材料通体上“大做文章”,例如顺辉天成岩板推出了数字对位通体产品,新岩素家居展出了能实现精细对纹的新材料“晶玉透光石”,依诺岩板带来了“中国白”再生白石产品等等。一旦岩板实现通体,其应用范围将大大拓宽,在与石材企业竞争时又多了一层优势。
全球陶瓷行业过去3年
已发生55笔收购兼并交易
近3年,全球范围内陶瓷企业之间的收购、兼并一直在上演。根据陶城君统计,2020年~2022年,全球陶瓷行业收购并购交易合计55笔,其中2022年有14笔,2021年有27笔,2020年有14起。可以看到,近几年,国内外头部陶企持续通过收购、并购的方式,完成区域市场产能的属地化布局。同时,陶瓷企业也在尝试跨领域,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陶瓷分会执行会长、陶瓷行业知名专家姚若晗曾表示,未来陶瓷行业的兼并现象会越来越普遍,头部企业需要完善战略布局并快速扩张规模,收购兼并就是最快捷而且成本相对较低的方式,在独力难支的经营状况下,被兼并方也有比较强烈的套现离场或者是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愿望。
来源:陶城报
有业内人士曾表示,中国建陶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强者恒强,弱者俞弱。在行业洗牌之际,一些中小陶企容易迷失方向、陷入经营困难,头部陶企此时出手,通过收购、兼并等手段获得该陶企原有的生产资源、产品技术、市场渠道等,可以很好地扩大市场份额、提升自身产品成本优势。
晋江陶瓷建材行业召开质量提升推进会
6月4日,晋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召开全市陶瓷建材行业质量提升推进会暨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培训会,全市100多家建陶企业负责人参加。会上,晋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介绍了近三年陶瓷建材产品质量抽检情况,并解读了《工业产品生产单位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据了解,根据抽检情况,晋江大部分陶瓷建材企业产品不合格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吸水率、破坏强度等指标上。培训会邀请佛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吴清良讲解陶瓷砖国家标准、地铺石(厚砖)标准和近三年陶瓷砖国抽中经常出现的不合格问题,产生问题原因及如何加强品质管控;邀请方圆标志认证集团高级工程师林作军介绍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标准体系及技术要求。
来源:晋江新闻网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报的2022年室内装饰材料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2022年陶瓷砖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率为13.5%,相较于2021年上升了3.9%。不合格项目主要有:破坏强度、断裂模数、吸水率、尺寸、放射性核素限量等。其中,广东、福建两大陶瓷产区抽查不合格率分别为11.0%和29.6%。
实际上,国家质量标准对于陶瓷砖而言已经是最低的市场标准,而往往每年还有不少陶企被检测出产品质量不合格。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也直接影响了企业能在市场中走多远。在品质消费时代,陶企可以“内卷”,但卷的应该是产品质量,而不是市场价格。
广东78家陶企纳入节能监察名单
6月6日,广东省能源局、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印发《2023年节能监察工作计划》。其中,78家陶瓷企业被纳入《工业节能监察企业名单》。通知指出,对列入2023年国家专项工业节能监察任务的企业,以及其他部分高耗能行业重点企业开展节能监察,重点检查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以及重点用能产品设备强制性能效标准执行情况。
来源:陶城报
据了解,被纳入节能监察名单的陶企必须配合相关部门的节能监察工作,加强节能管理,提高用能效率,按期淘汰落后生产工艺、用能设备和产品,积极配合节能监察,按要求报送节能监察相关材料。若陶企超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将被列入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名单的单位。
当前,在“双碳”背景下,各地能耗总量和强度的“双控”力度进一步加强,整个陶瓷行业都需对照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进行升级改造。陶企一旦未能整改到位、能源消费总量严重超标,最终面临的结果很可能是关停,甚至退出。
已有31家装饰公司
被宣布破产或进入清算阶段
近日,根据人民法院公告网信息初步统计,截至6月3日,北京、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湖南、陕西等省份,已有31家装饰公司被宣布破产或进入清算阶段。因为瓷砖经销商与装饰公司合作,基本都采取先货后款的结算方式,账期大多数从一周到一个月不等。装饰公司跑路、破产,无疑给经销商的货款安全带来严重的隐患。宜宾某经销商表示,以前公司的瓷砖销量主要是批发和零售渠道,没有专人去开发装饰公司。这两三年,批发渠道的销量在不断萎缩,为了稳定和扩大销量,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拓展装饰公司渠道,差不多半年时间装饰公司瓷砖销量达到几百万元。今年,公司增加了人员,业绩目标保底突破一千万元。从清包、半包到全包再到整装,当下家装模式进化到更为多元的阶段。
来源:陶商资讯
一边是装饰装修行业频繁出现关门跑路、破产倒闭的情况,一边是一站式装修越来越受当代人青睐,家装、整装渠道不断壮大。不可否认,家装渠道是终端瓷砖市场的必争之地,但是怎么做才能做好?陶企和经销商是时候要认真想一想了。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